2010年10月2日 星期六

《不想考基測 The Soul》期中報告前言--半年拍攝觀察路

        自國小三年級以來,我一直是在人文的適性教學系統下成長;雖然學習得充

實、快樂,卻猶如溫室中的花朵,不知台灣教育現場的「人間疾苦」。直到參

加宜蘭社大的課程,以「基測」為拍攝主題,看到朋友們為了考試耗損青春,

甚至一改無邪爛漫的價值觀後,我對教育開始有了不同的體會,這也是我參選

貴會補助案的原因。



然而,在社大半年的拍攝與觀察,我想並不足以詮釋「教育」

這個如此博大、複雜議題。我認為過去得我的想法太過於樂觀了。



為了貼切的了解基測生態,我只給自己二十天的時間,準備今年度的第二

次國中基測,並在考試前後,先後進入知名補習班和傳統學校去體驗。在這次

經驗中,才發現基測的問題並不如我想的簡單,並不是學生「改變心境」就可

以解決的。考試領導教學的情況下,使教科書不重視因果關係,往往只呈現結

論,學生要如何學會思考?基測難度偏易,除了檢驗出考試能力,還能證明什

麼?



為了減少考試的錯誤率,當時的我廢寢忘食地「K書」,並不斷地寫考

卷,讓自己熟悉考題的「邏輯」。青春痘、近視度數與日俱增,體重卻與日併

減,甚至差點搞壞原本就疲弊不堪的胃腸,使健康亮起紅燈。另外,自己因為

喜歡思考的習慣,也讓我在練習考題時,過程並不順遂;直到適應了「填寫閱

卷者要的答案,不要太多思考」的法則後,才提高了自己的成績。然而,在考

試成就感提升的同時,我漸漸喪失了探索知識的興趣、「追求真理」乃至「判

斷是非」的能力,甚至差點忘記了我參加基測的初衷;直到考前第三天,發現

我為了追求基測成績而荒廢了不少拍攝進度時,我才恍若大夢初醒,對自己的

行為感到不寒而慄。



「就連對沒有升學需求、有自我覺察能力、更對教育充滿憧憬的我,都不

知不覺陷入了升學迷思,我又怎能要求莘莘學子們在充滿枷鎖的教育體制下,

改變心態,走出適合自己的路呢?」



還記得一次我跟一群技術學院的學生分享紀錄片理念時,我嘗試了許多方

法,始終無法取得他們的共鳴。我當時告訴他們「我們並不強求廢除基測,因

為現在基測考題變得生活化,多元入學方法越來越成熟,政府更大刀闊斧提出

免試入學辦法,逐漸落實十二年國教;最重要的是了解自己要走哪一條路,

想要追求什麼。」如今,當我發現免試升學其實大多(因縣市而異)是採在校成

績做為評比依據、生活化的考題缺乏邏輯可言、學生更得在性向不明時,選擇

多元入學其中之一的不歸路;加上一綱一本在北區如火如荼展開、政府擬定

將基測改為一次、為了真正鑑別學生「能力」,增加考題難度,恢復百分量

尺......想起來,我不但感到十分羞愧,更對自己的官腔和迂腐無地自容;沒想

到,這些聽起來理所當然的政策,終究是幻夢。





我終於發現,改變心態,並不能改變現實。當前的教育現況,好似政府開

闢的眾多道路中,只有一條平穩安全,其他的不是被拒馬包圍,就是掛上路

牌,實際上地基崩塌,無路可行;這樣一來,要讓學生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

路?若不拆除拒馬、修整地基,又教孩子如何在重重險境之中,不淪為曝屍於

野的教育犧牲品?



有感於此,我將記錄片的拍攝方向做了一些調整:除了呈現一個嶄新前衛

的教育模式,我更希望能刻劃基測對社會嚴重的影響,加強探討政府、學術、

民間教育等人士對教育知行不合一的矛盾,最終凸顯出「改變教育」的重要。


導演   楊逸帆 99/9/15

0 comments:

張貼留言

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, Blogger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