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4月19日 星期二

《虎媽的戰歌》觀後省思

       兩個星期前,我到誠品書店去找一些有關中國教育的資料;當我一踏入書店門口,映入眼簾的便是暢銷排行榜上的《虎嗎的戰歌》。起初我翻了翻,便打算回歸正途去找我的資料,但想到自己在尚未看過此書前就針對虎媽寫了一篇評論;為了盡一位評論者的責任,我最終仍然決定花點時間將全書看完。否則,如何知道我的評論是否中肯呢?
《虎媽的戰歌》不但描述了華人教育態度的概
況,也呈現了大多人對「中國教育」的誤會。

      我發現這本書不但用字淺白,故事更是生動,確實是一本挺好看的小說;其中也有兩段情節,令我特別有印象。第一是在大女兒Sophia寫虎媽的信,第二是一段小女而Lulu與虎媽對峙的過程。
      「當我母親節卡片給媽媽時,被退回兩次,但我承認我當時只花了幾十秒的時間,草草完成;」Sophia在信中坦白的說道:「這輩子若沒有他的要求,今日的我也不會這麼完美。」

       在虎媽的管教之下,這位大女兒Sophia一直是虎媽眼中的榜樣;然而,「中國式的管教方法」對二女兒Lulu便失靈了。三歲時,Lulu因為不滿母親的管教而獨自站在雪地中,與虎媽對峙;受不了母親的壓迫,頗有音樂天分的Lulu也在一氣之下放棄了自己所專精的小提琴。

      有一次假期,當虎媽全家在俄羅斯的一家高級餐廳用餐時,Lulu挑食;虎媽告訴Lulu:「如果你是個淑女,妳就把這口菜吃掉。」忽然間,Lulu火冒三丈,套句流行的話來講就是—Lulu暴走了。她當著所有用餐顧客的面,站起身,對虎媽大吼:「你們根本不愛我!否則,你們甚麼時候想過我的感受了!?」說罷,Lulu頭也不回的餐廳外跑去,放聲大哭;虎媽也在眾目睽睽之下,拔腿追向女兒,卻怎麼也追不著......

      從這一刻起,虎媽終於有所省思:「或許,Lulu並不適合『中國教育』;或許,我真的該試試『西方』那一套。」從此之後,虎媽給了Lulu更多的自主空間,不再強迫女兒服從母親的規範,母女的感情也漸漸好轉。不久後,Lulu愛上網球,也屢見佳績。然而,當Lulu看到母親在網路上搜索「美國頂尖網球課程」的資料時,她尖叫著說:「妳不要像摧毀我的小提琴般,再次摧毀我的網球了!」......


      花了半小時的時間,我將整本書完整的瀏覽了一遍。虎媽在最後的結論說到:「若女兒們的人生能夠重來,十八歲以前我一定會堅守『中國式教養』以樹立他們追求卓越的態度;過了十八,我則會改以『西方教養』,以培養孩子的獨立性。」她另外補充:「不要學西方父母輕易放棄孩子,應該鼓勵他們更加上進;美國的開國元老為何成功,其實適因為他們思想都很『中國』」。

      真正讀過這本書的人,大概能理解《虎媽的戰歌》並非旨在成為一本「教養指南」,而是一本回憶綠,敘述自己對教養的轉變以及深刻的省思。這本書可說是立意良善,也有其參考價值。然而,有幾點事項也是讀者必須思考的。

      首先,教育並非以「中、西教育」與其公式就能夠囊括的。我們必須認知到一件事:每一個孩子、每一位個人都是不同的;不但天生而來的天賦不同,後天的經驗也各異。或許我們可以用同一個模組達成教養的目的,但這好比是教人依著格子著色,成品雖不失為畫,卻限制了畫的價值。

      同時,「中、西教育」皆非為一套固定的教育準則(「中國教育」一詞的正當性,已在前篇文章提及,故不多做贅述),因為理想中,教育的本質是相同的,只是形式因文化、地域而異,漸漸生成一群彼此近似的典型。若只是見其皮毛,以為遵其形式即可,那孩子的發展究竟會如何呢?恐怕只有看自己的造化了!

      第二點,從上述皮毛的概念作為延伸;身為父母與老師,有責任瞭解事情表象後的事實。以《虎媽的戰歌》為例,雖然此書的結局美好,但事實真的如此嗎?在一篇關於《虎媽》的新聞中寫到:


        ......兩歲隨父母從台灣移民到洛杉磯的克莉絲汀.劉寫出有關她自己的「虎媽」回憶,充滿悲傷。虎媽的嚴厲管教對她沒有發生作用,但在她姊姊身上獲得成功。她姊姊畢業於哈佛大學,取得企管碩士學位,一帆風順,直到廿八歲。那年她服務的公司倒閉,初嘗失敗的她從此意志消沉,愈陷愈深,終於自殺。


        虎媽的大女兒Sophia雖然始終表現傑出,也感謝母親的教養方式,但我們如何保證她內心的健全?難道用其他的方式,Sophia不會更有成就嗎?


        這一點,看似是個大哉問,但實質上這樣的道理與我在「松鼠」篇中提到的論述乃是一體兩面:教育有其理想性,而我們也必須時時刻刻刻以教育的本質,檢視今日的作為,不斷改進;而非一味承繼過去的做法,安於現狀,而忽略其中的不義(說文:義者宜也。)。

        一位只見極端的人,永遠無法掌握全局。縱使虎媽對母女間的經歷有所反省,也逐漸改變態度;但若是沒有跳脫「中、西教育之別」的槽廄,瞭解學生的個別差異,這樣的教育也只是在不同的「框架」之內打轉、以不同的「定律」教養孩子,而沒有達到「照顧好每個孩子」的目標。希望各位讀過/ 想讀《虎媽》的朋友,務必慎之。


PS:以上書籍內容,皆是憑本人印象所及轉載於此;若有疏漏、錯誤之處,還請各位朋友不吝提點!
笑容的後面,藏著甚麼?


參考連結:
http://tw.myblog.yahoo.com/jw!Ra18H0aCGB0rzRb0XB_x/article?mid=23747
http://blog.xuite.net/osaki99/blog/42307894

100.4.19楊逸帆筆

0 comments:

張貼留言

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, Blogger...